崩:倒塌;析:分开。崩塌解体,四分五裂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。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
【英文】:fall to pieces
【日文】:四分五裂(しぶんごれつ),支離滅裂(しりめつれつ)
【法文】:s'effondrer
【德文】:in Verfall und Zersplitterung geraten
【俄文】:распáд
【成语故事】:春秋时期,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。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,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。孔子说:"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,恐怕要祸起萧墙了。"
结构:联合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《论语·季氏》:"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。"
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。 毛泽东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
分崩离析成语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《论语。季氏》,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。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。来自春秋时,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(今山东费县),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,但权势极大,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。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,把它并吞过来。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,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,于是向孔子求教。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。冉有说:“这是季康的主意,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。”孔子说:“你俩既然辅佐季康,就应该尽力劝阻他。”冉有又说:“不过,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。现在不攻取,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。”孔子说:“这话不对!治理一个国家,不必去担忧土地、人口的多少;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。百姓一安定,国家就会富强。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,让他们能安居乐业。而你们俩辅佐季康,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,人民有异心而不和,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。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,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,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。”“萧墙”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。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烦在内部而不在外面。在这个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个成语“祸起萧墙”,形容内部发生祸乱。
以"析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析交离亲: 指离间亲友。
析圭儋爵: 后因以'析圭儋爵'谓任官受爵。
析圭分组: 谓任官受印。组,组绶。
析圭担爵: 同'析圭儋爵',后因以'析圭儋爵'谓任官受爵。
析律二端: 割裂曲解法律条文,随意加重或减轻罪名。指官吏徇私枉法。
以"分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入木三分: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难舍难分: 难舍难分舍:舍弃,放下。形容双方感情很好,不忍分离。也作“难分难舍”。
混沌不分: 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
惊恐万分: 惊:惊讶,吃惊;恐:害怕,恐慌;万分:非常。非常惊讶恐慌,十分害怕。
密不可分: 密:紧密;分:分割。形容十分紧密,不可分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