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,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博闻 : 1.多闻,见闻广博。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颂人
【英文】: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
【日文】: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,多く記憶に留める,(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)
结构:联合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《荀子·解蔽》:"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"《礼记·曲礼上》:"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"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"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"
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。
三国时期,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,下笔成章,博闻强识,才艺兼备。8岁时就能写文章,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。《典论》中的《论文》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。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,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。
以"识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识时务者为俊杰: 时务: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。俊杰:杰出的人物。懂得历史发展趋势的、能适应潮流的人便是聪明杰出的人。
识文断字: 认得字并能读。指接受过教育,有一定的文化知识。
识二五而不知十: 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﹕'且王之所求者﹐斗晋楚也﹔晋楚不斗﹐越兵不起﹐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'后以'识二五而不知十'谓只知道一个方面﹐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
识其一不识其二: 了解事物的一方面,不了解还有另一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识变从宜: 指认识事物的变化,灵活地处理问题。
以"博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地大物博: 地域广大,物产丰富:我国~,人口众多。
辞简理博: 辞:文词;博:大,深。虽然言词简单扼要,但说理十分深刻。
矜奇炫博: 亦作“[[矜奇衒博]]”。仗恃能标奇立异而自夸学识渊博。
仁言利博: 有德行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益处。形容有才的人说的话非常有益。
守约施博: 所守简约而所施广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