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病入膏肓

    拼音:bìng rù gāo huāng 病入膏肓朗读

    解译

    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形容病情十分严重,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
    用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或人

    【英文】:the disease is not curable

    【日文】:病(やま)い膏肓(こうこう)に蕑る,病気が不治の状態に蕑ったこと

    【法文】: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

    【俄文】: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

    【成语故事】:春秋时期,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,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。缓来到晋国,见到晋景公,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:"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,膏下面,药力是无法到达的。"果然,没过多久,晋景公就病死了

    结构:主谓式 感情:贬义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
    出处

    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医生;曰:‘疾不可为也。在肓之上;膏之下;攻之不可;达之不及;药不至焉;不可为也。’”

    示例

   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

    造句

    • 1、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,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。
    • 2、他已病入膏肓,医生也束手无策了。
    • 3、这人已经病入膏肓,不可救药了。
    • 4、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断,到了病入膏肓时,想戒也没用了。
    • 5、患病就得就医,难道要等到病入膏肓吗?
    • 6、老太太一直怀疑自己病入膏肓,所以终日唉声叹气。
    • 7、犯错误如人患病一样,执迷不悟无疑如忌药讳医,难免病入膏肓;迷途知返有如问药求医,可保身安体健。
    • 8、扁鹊发现蔡桓公已是病入膏肓,便逃往秦国去了。
    • 9、小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气,并非病入膏肓,不可救药,我们应该热情帮助,耐心教育,使其改邪归正。
    • 10、对于疾病,千万不要讳疾忌医,应该防微杜渐,免得病入膏肓,不治身亡。

    成语故事

    春秋时期,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,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。缓来到晋国,见到晋景公,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:“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,膏下面,药力是无法到达的。”果然,没过多久,晋景公就病死了。

    成语接龙

    以"病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
    四百四: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。泛指各种疾病。

    多愁善: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。同“多愁多病”。

    多愁多: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。

    负薪之: 负薪:指有病。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

    工愁善: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。

版权所有©52查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