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谓语、定语;指约束自己
结构:联合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
《论语·颜渊》:"颜渊问仁。子曰:‘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!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’"
小官公谨忠信,克己复礼,奉公守法,正直无私。 明·无名氏《紫泥宣》第一折
春秋时期,孔子认为仁包括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、智、勇、忠、恕、孝、悌等,实行的方法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和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弟子问怎样才能做到“仁”,孔子说:“克己复礼。”
以"礼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礼仪之邦: 礼仪:《礼记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邦:国家。
礼尚往来: 礼:礼节。尚:崇尚,重视。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。现在也指你对我如何,我便对你如何。
礼崩乐坏: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。
礼义廉耻: 古代认为礼为贵贱尊卑,义为行动准绳,廉为廉洁方正,耻为要有知耻之心。原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。后也用以指社会的一般道德与行为规范。
礼乐崩坏: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崩:败坏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
以"克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罗曼蒂克: 浪漫;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、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或对心爱的人或爱情关系理想化的特色
八攻八克: 屡次攻击,屡次胜利。
攻无不克: 攻:攻打,出击。克:攻下,战胜。攻打一个地方没有攻不下来的。形容百战百胜。常与“战无不胜”连用。也作“攻无不取”。
相生相克: 本是我国古代关于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之间互相促进、互相排斥的观点。后泛指彼此间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。也作“相克相生”。
沉渐刚克: 渐:通“潜”,潜伏;刚克:以刚强见胜。形容深沉不外露,内里刚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