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译
鞠躬:弯着身子,表示恭敬、谨慎;尽瘁:竭尽劳苦;已:停止。指勤勤恳恳,竭尽心力,到死为止。
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恭敬谨慎
结构:复句式 感情:褒义词 字数:8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出处
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”
示例
臣兄荷皇上知遇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不敢言病。 清·黄宗羲《巡抚天津右佥都御史留仙冯公神道碑铭》
造句
- 1、周总理为了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,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2、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3、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人民对他仰之弥高。
- 4、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,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5、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精神万古流芳。
- 6、焦裕禄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7、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,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8、作为一名老党员,他常用诸葛亮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这句名言鞭策激励自己。
- 9、为了老百姓,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- 10、诸葛亮当轴处中,奉诏辅孤,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成语故事
三国时期,蜀主刘备死后,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,他只知享乐,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。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,南征孟获,积极准备两次北伐,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《后出师表》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
成语接龙
以"已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已成定局: 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。
已归道山: 道山:传说中的仙山。已到达仙山。旧时比喻人死。
已登道岸: 岸:道路的尽头。已经到了道路的尽头。比喻学问已经大有成就。
已陈刍狗: 陈:陈列;刍狗:古代祭祀用茅草扎成的狗,祭祀后丢弃。指已经过时,轻贱无用的东西。
以"鞠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