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实击虚 bìshí-jīxū [stay clear of the enemy's main force and choose to attack the vulnerable spot] 躲开对方的实力,寻找其薄弱的方面予以打击 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避实而击虚。——《孙子·虚实》 也说“避实就虚”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方面
【英文】:stay clear of the enemy's main force and choose to attack the vulnerable spot
结构:连动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臣以为天下之势,避实击虚,不过如是。 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·详战第十》
公元前623年,晋楚在城濮交战,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,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,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,因为楚右军是由陈、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,一举取胜。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,最终取得重大胜利。
以"虚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虚与委蛇: 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虚怀若谷: 虚:谦虚;谷:山谷。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。形容十分谦虚,能容纳别人的意见。
虚虚实实: 假假真真,以假乱真。指军事上讲究策略,善于迷惑对方。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、实写并用,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。
虚无缥缈: 缥缈:隐隐约约、若有若无的样子。形容空虚渺茫,不可捉摸。也作“虚无飘缈”。
虚心纳谏: 古代指皇上虚心采纳臣子们的意见或者建议。
以"避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水火不避: 指不避艰险。
刺举无避: 刺举:侦察揭发;避:回避。侦察揭发不法行为,不回避权势。形容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。
临难不避: 避:回避。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。形容勇敢胆大。
无所回避: 没有什么需要避开的。形容处事刚直无所避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