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扶老携幼

    拼音:fú lǎo xié yòu 扶老携幼朗读
    近义词: 尊老爱幼 携幼扶老
    反义词: 奸淫掳掠

    解译

    扶:搀扶。携:带着,拉着。搀着老人,牵着小孩子。形容很多人成群结队而行。也作“携老扶幼”。

    用法

    联合式;作宾语、状语;指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

    结构:联合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
    出处

   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孟尝君就国于薛。未至百里;民扶老携幼;迎(孟尝)君道中。”

    示例

    乡里人听见锣响,一个个扶老携幼,挨挤了看。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

    造句

    • 1、学雷锋,做雷锋,扶老携幼,助人为乐,已在我们的社会里慰情胜无了。
    • 2、火车到站后,乘务员迎上前去,扶老携幼,帮助旅客出站。
    • 3、一路上,他扶老携幼,为乘客端茶倒水,忙个不停。
    • 4、解放前,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,村民们便扶老携幼,四处逃荒。
    • 5、当代学生应该要有扶老携幼的美德。
    • 6、灯展期间,许多乡亲扶老携幼,驻足世界会的展场参观。
    • 7、扶老携幼返故里,了却两岸长相思。
    • 8、他经常扶老携幼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    • 9、一家人扶老携幼逛香港,在五一长假里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。
    • 10、小红利用假期到车站学雷锋,树新风,帮助旅客倒水,扶老携幼

    成语接龙

    以"幼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
    以及人之: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,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。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。

    学壮行: 幼:幼年。学:学习。壮:壮年。行:行动。指幼年时用功学习,壮年时用来施展抱负。

    稚可笑: 头脑简单,让人发笑。

    而学,壮而行: 幼时勤于学习,壮年施展报负。

    以"扶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
    患难相: 扶:支持,帮助。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。

    疾病相: 有病互相扶助。借指患难时互相关心、帮助。

    两瞽相: 瞽L盲人。两个瞎子互相搀扶。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。

    一木难: 大楼将要倒塌,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。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,维持不住全局。

版权所有©52查   网站地图